肯納金屬公司推出兩款分別用于粗加工和精加工的最新產品,在鑄鐵材料加工中具有極佳的單位工件成本優勢和穩定出色的工件加工質量
鐵材料無處不在。大型風力發電設備上的渦輪機隨處可見。發動機體、變速箱、渦輪增壓器殼體也到處都是。讓水龍頭流出水的水泵,以及讓土石方機械動起來的液壓集成塊也隨時可見。但沒有鐵材料,這些設備或裝置都無從談起。這正是肯納金屬公司加大刀具產品投入的原因,從而讓鐵材料的加工變得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操作更為簡便。
就在一年前,我們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個重大的成就 - 肯納金屬公司推出了 Mill 16 面銑刀產品,這是一款最新一代的粗加工刀具產品,專門設計用于鑄鐵材料加工中的快速大金屬去除量加工;這款產品具有極高的生產率和極低的單位切削刃成本,特別適合半精粗銑加工應用。
出色的加工效果
肯納金屬公司高興地宣布,在這款成功產品的基礎上,公司對 Mill 16 刀具系列產品進行了拓展開發,新增了多種刀體類型,刀片槽型以及材質,采用適合大直徑刀體的分離式安裝盤設計,從而可降低主軸承受的負載。
隨著這些新增的拓展產品,該產品線將能夠滿足客戶所有的鑄鐵材料端面銑應用需求。從用于高效率和大功率設備的密齒楔塊式刀具到用于有限功率設備的中齒和粗齒螺紋接口式刀具。從加工小型零部件到加工超大零部件。
標題:Mill 16
采用分離式安裝盤設計,是一款設計極為出色的產品。最大型號的分離式安裝盤刀體重量僅為 20.4公斤(48.45 磅)。
標題:密齒、中齒和粗齒的楔塊式和螺紋接口式刀具可滿足鑄鐵材料所有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應用需求。
采用最新分離式安裝盤設計的 Mill 16刀具可以滿足廣泛的應用需求,楔塊式刀具的直徑范圍為:300 - 500 毫米(12 - 20 英寸)。對于那些擔心自己機床的主軸裝載超大型刀具的客戶而言,現在有了好消息:最大型號的分離式安裝盤Mill 16 刀具的刀體重量僅有 20.4 公斤(48.45磅),僅為競爭性產品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其轉速仍然可以達到 2800 RPM(約為 15,000SFM!)。
此外還有更多的好消息。所有刀具都采用同樣具有創新性的多刃刀片設計方案。一個刀片有16個切削刃,確保極低的單位切削刃成本。
標題:雙面 16 刃刀片可確保極低的單位切削刃成本。
Mill 16 產品線可滿足所有重載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的應用需求。但鑄鐵材料的精加工應用怎么辦?
出色的精加工性能。KCFM 具有穩定的精加工性能
對于發動機制造商而言,加工平面度和加工精度非常重要。如果不能保證這兩點,肯定會出現發動機漏泄問題,導致昂貴的保修成本,以及客戶的不滿。對于那些制造傳動裝置、液壓集成塊、泵體,以及任何需要光滑密封面裝置的制造商而言,他們的問題都是一樣的。但糟糕的是,在這些零部件的制造過程中被廣泛使用的鑄鐵材料,其加工過程非常具有挑戰性。
在當前市場中,鑄鐵材料的精加工有許多可選方案。并且許多加工方案都可實現要求的表面光潔度。
但要保持其一致性就不這么簡單了。
這是許多客戶的痛點之一。也就是在鑄鐵材料的精加工中如何實現穩定可靠的加工流程。
標題: KCFM 可以實現穩定的表面粗糙度 Rz13 (Ra 0.8 μm),波峰高度(Wt)為 10 μm 或更小。
刀片在出現輕微磨耗的情況下,就會對精加工的質量造成損害。這將導致刀具切削力的增加,從而引起振動,并導致刀痕的出現。其結果就是因頻繁換刀而導致停機時間的增加。
KCFM (肯納鑄鐵精銑刀的英文縮寫)刀具采用超大正前角設計,以及最新的 KBK50 整面 PCBN(多晶立方氮化硼)材質,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現在,客戶可以用一種可靠并穩定的加工方式實現更高的單位切削刃加工量,從而實現更低的單位工件成本。
應當記得,與硬質合金刀片相比,PCBN刀片的切削速度可提高三倍,因此這款刀具可顯著縮短加工時間。
標題:帶修光刃棱面的六邊形刀片具有極高的生產率。在可調刀座中使用方形刀片時,可實現更好的 Rz 2表面粗糙度。多種材質產品可確保極好的靈活性。硬質合金材質、陶瓷材質、以及整面 PCBN材質,可確保極高的切削速度性能。
但除了 PCBN 刀片的優勢外,KCFM 刀具還具有其他更多優勢。
對于不希望 PCBN 刀片承受所有負荷的客戶而言,將用于半精加工的 KY3500 氮化硅陶瓷刀片與KBK50 精加工修光刃刀片結合在一起也是一個高效、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PCBN 和陶瓷材質特別適合穩定工況的大批量加工。
但在多數情況下,也需要在極不穩定的工況下進行完工精加工,例如工件夾持不穩定、主軸轉速受限、長懸伸加工,或在刀具成本是首要考慮因素的情況下。
KC514M 硬質合金材質可以解決這些問題。TiAlN PVD涂層同時具有極好的韌性和耐磨性。適合輕型至一般切削加工應用。KC514M材質可在使用冷卻液或不使用冷卻液的情況下使用。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