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車床在制圖課程中的應用探索
2017-3-14 來源:- 作者:張熒 張延杰
摘要:本文在探討高職生特點的基礎上,以提高學生制圖課程學習效果為目的,結合CA6140車床機械機構、工程圖紙、模型,提出CA6140車床知識與在制圖課程相融合,并進行應用探索,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兩個方面提出改革方案。
關鍵詞:制圖;車床;教學;探索
一、引言
近年來高校擴招,高職生生源素質有所降低,加上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數碼設備、網絡游戲的誘惑,高職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變差,專業課程的學習更是缺乏信心和興趣。制圖課程作為機電類專業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學習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知識點眾多、瑣碎,理論知識抽象,實踐內容繁多,學生學好該課程需要投入的學習時間和精力較多,學生往往抱著以通過考試為目的,記憶不夠深刻、知識遺忘率高,未能構建系統的制圖知識體系,嚴重影響后續專業課的知識銜接。為此,在高職生制圖課程的教學中,需探索一種適合高職生學習特點、知識覆蓋全面、系統性強的教學體系。
在機電類專業中,CA6140車床是應用最多、最廣泛的一種機床,適合于單件、小批量的軸類、盤類工件加工,加工范圍廣。在高職機電類專業的教學中,多門課程涉及車床部分或全部機械結構的教學,由于其機械結構的復雜性,學生學習完畢后理解不透徹、學習興趣不高;其次,加之制圖課程學習不完善,識圖、繪圖的能力有限,教學過程實施難度加大。為了解決機電類專業教學過程中的難題,依據高職生的學習特點,正確指導其學好制圖課程成為基本前提。為此,現以CA6140車床知識為主線,提出制圖類課程的改革嘗試。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設計
基于制圖課程教學內容多課時少,傳統的授課內容設置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教學內容安排僅能以介紹知識點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了解性學習,繁雜的知識點和高要求的空間想象能力使得學生難以承受,時間緊任務重,學生繪圖技能提高更為困難。
第一,教學內容設計的原則。傳統的制圖課程的教學內容按照以下順序進行教授:①制圖的基本知識、②基本幾何體、③組合體、④機件的表達方法、⑤標準件和常用件、⑥零件圖、⑦裝配圖。制圖的基本知識以講授為主,概念性強、知識點多,學生不易記住,興趣較低;基本幾何體和組合體的教學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學生能力參差不齊,教學進度往往跟不上;標準件和常用件的教學中繪圖要點多,學生不能理解學習該知識的重要性;零件圖和裝配圖的教學中知識的綜合性強,應為教學重點,但教學時間緊,只能草草教學,根本達不到教學目的。
因此,制圖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原則應遵循:必須將制圖課程從先理論思維講解再實踐練習為主轉為為以能力訓練為主,必須把課程從講授知識和指導練習為主轉變為教導學生應用知識設計為主,必須把課程內容從單純為學習本門課程為主轉變為為后續專業課做鋪墊為主,必須把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最終將制圖課程教學內容設計為以 CA6140 車床工程圖學習和繪制為主線的項目化教學課題,以期達到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和興趣,提高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和設計能力,建構系統的專業知識體系的目的。
第二,教學內容的整體設計。制圖課程的整體設計首先應明確課程信息和課程性質,從而設計課程的總體能力目標、具體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接著設計課程內容、能力訓練項目、進程表,最后設計學生的考核方案。整體設計中應本著讓學生明確課程信息和課程性質的原則,清晰地理解制圖課程的學習意義、課程面向崗位,建立學生主動學習的最初原動力;設計課程目標應突出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突出能夠看懂圖、畫好圖、具備一定設計能力的目標;教學內容設計應以CA6140車床項目為載體,讓學生以學習CA6140車床工程圖為主線,學好制圖基本知識的同時,初步了解CA6140車床基本結構、性能用途和對后續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學生的考核方案應樹立學生嚴肅認真學習的態度,以項目考核為主,貫徹學生從始至終認真學習的態度。
第三,教學內容的項目設計。CA6140車床的機械結構包括床身、主軸變速箱、掛輪箱、進給箱、溜板箱、溜板與刀架、尾座、光杠、絲杠等組成部分,每一機械結構的工程圖紙均包含基礎能力——制圖的基本知識、綜合應用能力——零件圖和裝配圖知識,并按照車床的機械結構設置項目課題,整門制圖課程結束,車床的工程圖紙同時學習完畢,一舉兩得。因此,設置主軸箱、床身、進給箱、尾座、溜板箱、刀架六個主要教學項目。
項目中將制圖的基本知識貫穿項目的始終,課程開始不再單獨設置課時講解《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常用繪圖工具及常用幾何圖形的畫法、平面圖形的畫法及標注,而是以項目的學習和實際繪制為主線,通過多次的項目練習將基礎知識進行深化學習。本幾何體、組合體的知識以車床主軸為基礎進行知識的導入,建立三投影面體系、拓展點線面知識的應用,并以車床主軸箱為引導進行深入學習。每個項目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的方式以最簡單的零部件為出發點學習,繪制每一零部件的零件圖,直至完整裝配圖繪制完畢,繪圖過程中貫穿視圖、剖視圖、斷面圖、局部放大圖等機件的表達方法,兼顧學習標準件和常用件,學習完畢學生具備良好零件圖、裝配圖的識圖能力。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設計
教學方法的改革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制圖經驗水平,并對CA6140車床的機械結構組成有清晰的認識,教師在把握整體教學路線的基礎上,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將制圖知識教授給學生,并以各項目的形式進行考核,且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作為主體。目前高職生主要表現為教師布置了作業后,會做的題能夠按照教師要求按時完 成,在不會做題甚至是需要多思考的情況下往往表現為拖延。尤其是制圖作業的課后練習,大多數學生由于思考能力有限、加上課后制圖作業練習題有一定的難度,學生不會做因而不練習就更加大了學習難度,導致制圖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實施效果較差。因此,每堂課必須設置當堂完成的任務,課堂中以學生實際練習為主,教師指導糾錯為輔,避免學生光聽不練。
教學前期,教師以實操方式一筆一畫式的方法進行指點教學,以指導學生完成簡單的車床主軸繪制為起點,指引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樹立學好制圖需動手多練習的思想。待學生進入入門階段,教學方法改為給出指定圖紙,教師講解圖紙中包含的制圖知識點及注意事項,學生依照圖紙進行臨摹繪圖為主,指引學生充分理解“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教學中期,教學方法演變為教師給定三維模型,學生通過給定的尺寸和測繪的方式繪制零件圖。教學后期,給定CA6140各零部件的模型,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通過裝配的方式練習裝配圖繪制。
四、結束語
在高職院校制圖課程教學中,如果將CA6140車床的機械結構、工程圖紙與制圖課程相結合,進行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的教學內容、方法改革,開發項目化課題,將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必須親自操作練習和思考的思想,起到學習制圖知識、CA6140 車床結構一舉兩得,實現識圖、繪圖能力雙豐收的益處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