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繼美國之后,在世界上建立機床工業、制造業、工業化強國的第二個國家,其發展道路十分曲折。德國的人口(現今0.823億人)在美日德三國中最少,是美國(3.144億)的1/3.8,是日本(1.27億)的1/1.54。但德國的機床出口遍布全世界,其出口量常居世界首位。德國成為強國之道,全在于其踏實、準確、優質、創新。德國在發展機床工業、制造業、工業方面,思路明確、堅定、沉著、果敢、有恒,其方針政策、方法、步驟、措施正確。
德國機床工業的發展比美國晚了十幾年。在1840年,其為發展蒸汽機才開始生產第一臺機床。德國為發展機床業、制造業、工業,先后做出了多個創舉。
十九世紀,德國、法國同時籌建鐵路,以發展制造業、工業。而兩國對于作為生產工具及有關裝備機床采取的態度截然不同。法國傾向于向美國購買,而德國的政策則是自主研發。德國大量引進英美兩國的機床,根據生產的需要不斷改進結構。并于1907年,由洛伊公司創建了一個機床試驗室,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機床試驗研究室。隨后,德國阿亨大學等學術結構也開展了機床理論試驗,對機床技術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其后,阿亨大學還研究出的強力磨削原理及機床,其效率比普通磨床高數倍。在當時,德國的制造業如采礦、動力和造船工業逐漸發展,需要重型機床。于是其逐步建立了一些機床廠,開展生產與科研。因此長期以來,德國的重型機床技術先進,聞名于世。
而德國政府,特別重視作為生產工具、能制造各種機器的機床以及機床工業,將它視為最重要、最具活力的產業。在派遣留學生、培養工人、各種技術人才時,均制定出整套周密的計劃、步驟、要求、措施,處處講究巧干實施。此外,德國政府深刻體會到“人、工具、資源”三大要素對發展制造業、工業的重要性、戰略性,視機床工業為國民經濟中最重要、關鍵的部門。處處大力扶植,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大量投入。德國的機床工業首先超越了英國,很快又趕上了美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戰敗,國內外機床市場盡失,負債累累。1921年,又遇到了世界經濟危機、全球市場蕭條。在這樣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德國政府依舊領導人民發展機床技術,努力在質量上、技術上超過美國一流產品并系統地制訂了工業質量標準(DIN),其中特別是機床標準,施萊辛格博士(schleisinger)制訂的各項機床精度檢驗標準,是全世界的創舉,后來成為各國采用的機床質量檢驗經典。
值得一提的是,1926年德國發明了鎢鈷合金的硬質合金材料及工具,硬度達布氏(Brinell)2000,可作為金剛鉆的代替品,比高速鋼刀更具效率,可提高2~3倍,壽命提高5~10倍。這種硬質合金新刀具材料的發明,是一大創舉,對德國、美國機床提高切削速度,加大功率、改進機床機構、加大剛性,對世界整個機床技術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德國機床工業、制造業、工業的加速發展,國力迅速提高。1938年,德國機床產量到達14.5萬臺,能與美國抗衡。二戰中,德國再度戰敗,不能再生產機床,只能進行一些維修工作。1946年,波斯坦會議規定:德國戰后不能再生產軍火產品、戰爭材料、化學毒氣、空中海上武器,一些重型機床也不能生產。戰后的德國陷于癱瘓,到處一片廢墟。機床工業僅為1938年發動戰爭時的11.4%。但德國機床工業的潛在人力、物力基礎雄厚。1947年在美國扶持下,又開始恢復生產機床。德國政府將機床工業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幾年內,機床生產即達到了相當的規模。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德國接受了美國大量軍工訂貨。于是,德國的機床工業又有了新的轉機。1950年機床產量又有5.3萬臺,三年內機床出口量增加了三倍。機床工業又成為了制造業、工業中最重要、最活躍的部門。1956年機床產量達到15.9萬臺,1969年金切機床和成型機床出口額達到了6.73億美元,占機床總產值的63%,其出口額又躍居到了世界第一位。
1976年德國(1949年,德國分別建立西德、東德。1990年10月西東德同意,成為完整德國。在1949~1990年間,世界只統計報道西德數字,故文中此時間數字全指西德)機床產值24.4億美元,居世界第一(美國為21.2億美元,居第二;前蘇聯20億美元,居第三;日本10億美元),2009年機床產值德國108億美元,居世界第二(首位為中國153億美元,日本70億美元,居世界第三)。機床出口額,德國72.47億美元,居世界首位(日本45.12億美元,居世界第二,意大利33.35億美元,居世界第三)。由于機床工業強大,德國的重工業處于支配地位,鋼鐵、機械、化工、電氣和汽車等部門特別發達,占全部工業產值的40%以上。德國是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工業生產總值居歐洲首位,僅此于美國、日本,居世界第三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經濟的發展,始終處于穩定發展狀態。
總體而言,德國就是重視人才素質,建立起強有力的社會,抓好各種機電液氣光元部件,各種原材料、軸承、電機裝備、各種元部件,生產出一流先進機床,各種機器產品,享譽全球。這就是建立起世界第二個機床工業、制造業、工業強國最重要、最關鍵、最根本的措施。
網友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