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軸功能部件是個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它綜合應用數、理、化、機、電、液、氣、聲、熱、材料各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本身零件制造、裝配中又涉及到精密工藝、測試技術、動平衡技術、溫控技術、材料等一系列應用技術。
設計一個主軸部件,應該能夠預判其基本技術性能指標,目前只有個別企業對它自己設計的主軸部件能夠初步定量預判其基本技術性能指標,大多數都還只能依賴經驗定性分析來預判。
靜壓動靜壓主軸由于對基礎理論有較長期的研究,情況要好一些,對各項參數都有近似的定量數據。但由于機床發展提出越來越高的精度、轉速及功率的要求,還是有許多工作要做。例如,油膜均化程度、零件加工精度與回轉精度的關系、最大剛度、最小系統功耗的優化設計、產品的可靠性等都需要下功夫研究。
這些問題的存在不但極大地影響了產品的產量及質量,而且影響了對新產品的開發,尤其是伺服主軸的開發。
這方面我們專業委員會內的高校和少數企業做了很多結合實際的工作,把研究和產品結合起來。例如,湖南大學與江蘇星晨合作開發滾動電主軸就很有成就。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提出“十二五”期間機床行業轉變的主題思想是由大變強。而我們目前又弱又小,因此行業轉變的主題思想是由弱變強、由小變大。
第六屆五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指出,宏觀經濟的減速和需求結構的快速升級,市場已經不能支撐過去那種簡單擴大產能的發展模式。隨著整個機床行業逐漸變強,如果我們仍然很弱,那么將在機床行業中失去立足之地,這不是聳人聽聞,要有危機感和緊迫感。我們必須首先變強,在逐漸變強的機床行業站穩腳跟,才能有謀求擴大的余地。
如何實現我們的目標,首先要增加投入。投入的資金首先要用于技術改造方面,盡可能采用專用機床設備及高精度的設備,有條件的進行新產品的試制及工藝試驗,添置先進的檢測設備。
上述所需資金主要靠自籌,我們行業的絕大多數企業都是從很小的規模慢慢滾大的,每年都有一定的投入,只是過往的投入大多用于擴大產能,從目前形勢看把資金繼續投入到擴大產能方面會有很大的風險。在“十二五”期間應轉變觀念,把投資盡可能投入到如何把自己企業變強的方面;同時也要爭取外部投資和政府的扶持。在加強基礎理論的研究,改進設計方法及管理技術方面投入資金。
2012年來,行業內企業已經注意到投資方向,把資金主要放在技術改造上。例如無錫陽光、無錫博華、江蘇星晨、上海原創等都有較大的投入,逐漸具備做強做大的潛力。特別是無錫陽光2012年投入1000多萬元,購置多臺高精度磨床、數控車床、加工中心等高檔機床,同時進口了多臺檢測試驗設備,如圓度儀、三坐標測量儀、電機性能測試試驗臺等高檔檢測設備。為產品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
為了更好的適用機床行業的轉變,同時為企業贏得市場。我們必須與主機廠多溝通,制造更好的產品。2010年我們曾經組織了一次解決伺服驅動器與國產數控系統的數字通訊座談會,雖然會上有較大的爭論,但事后數控系統制造商終于答應,伺服驅動器制造商可以跟數控系統制造商協商,由數控系統制造商專門安裝能夠與伺服驅動器制造商的伺服驅動器實現數字通訊的通訊接口,既保證數控系統通訊接口封閉,又能夠與國產伺服驅動器實現數字通訊。小行業間相互溝通的做法得到了總會的肯定。另外從深入了解用戶工藝的角度我們也應該與主機廠多溝通。事實上,我們的主軸制造企業大多數與配套的主機廠有著很廣泛的溝通,大多保持著很好的供求關系。問題是我們如何就中高端數控機床問題與主機廠溝通,我們希望在總會的指導與幫助下,組織主軸功能部件專業委員會與某主機分會進行多種形式的溝通,能夠在“十二五”規劃的重大專項中,與主機廠共同承擔“十二五”重大專項,這將對主軸行業由弱變強由小變大的轉變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技術發展的根本是人才隊伍建設。為低端數控機床配套的主軸大多為變頻器驅動的電主軸,而為高端數控機床配套的大多為伺服驅動器驅動的伺服主軸,這是技術上的一個進步臺階。主軸設計技術的進步,例如,采用虛擬仿真設計技術、主軸技術性能各項指標的檢測;例如,主軸回轉精度的檢測、主軸動態特性的檢測及精密零件制造和裝配,都需要專門人才去完成的。第六屆五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指出,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才能為實現行業“由弱變強由小變大”提供支撐和保障。
為此,我們希望掌握上述技術的企業能夠開辦學習班帶動還未掌握上述技術的企業,體現我們行業競爭、交流、共謀發展的精神。尤其是本行業內三所大學,在這些方面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詣,在這些方面做些工作既能提高學術水平又能結合實際,推動行業技術發展和產品開發。
總之,我們深入了解到行業所處的現狀,找到了原因,制定了措施,相信本行業的企業家們一定會像創業時期一樣,不怕困難,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自己的企業完成由弱變強,由小變大的轉變,用中國的主軸功能部件武裝中國機床。
網友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