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金洋機床:小微企業的生存之道
2015-4-16 來源:蚌埠新聞網 作者:
近期,第117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拉開帷幕。與國內眾多企業家一樣,蚌埠金洋機床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延濤瞅準廣交會商機,打算帶著一批新產品千里“赴會”。“數十萬名國內外客商聚集廣州,購買力強大,這對專做出口家用機床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拓展市場的大好時機。”

為了贏得外商青睞,吳延濤從去年開始,便與大連后青春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蚌埠分公司深度合作,從品牌策劃、企業形象設計到產品外觀造型、內外防護設計進行多維度、多視角重構。
老吳的公司位于淮上區內,年產7000臺家用機床,是一家以銷定產的小微企業。“一家企業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屹立多年不倒,秘訣就是把準了市場脈搏,產品能夠與用戶的需求合拍。”吳延濤坦言。
吳延濤的第一次“把脈”,是在1987年廣交會。當時,意大利GTG公司正急于尋找下游企業為客戶量身定制家用機床。由于這份訂單數額較小,不少規模企業不愿接單,這為敢闖敢干的吳延濤創造了機會。經過三個多月緊鑼密鼓的研究設計,第一批產品出爐,意想不到獲得了國外消費市場的歡迎。
當時頭頂“紅帽子”的金洋機床有限公司,與大多數鄉鎮企業一樣,從事著傳統的榨油機、粉碎機、碾米機等農機及其配件的生產銷售。然而,吳延濤卻從這次事件中清醒地意識到,傳統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已經飽和,“依附”公有制經濟發展模式的鄉鎮企業走不長遠。他有了個大膽的設想:“為什么不另辟蹊徑,做出口貿易呢?”
結構精巧、樣式美觀、操作簡單、安全可靠……私人定制的家用機床在敲開外貿大門的同時,也引來國內企業競相模仿,惡意降價甚至冒用商標等惡性競爭比比皆是。吳延濤說,這次危機給企業帶來了嚴峻挑戰,也孕育著不可多得的機遇。
公司管理層在競爭加劇中順勢推行轉型、調整、升級戰略,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升級,并于2000年順利改制成為民營企業。
“他們模仿,我們創新,推陳出新的產品讓曾經以模仿為生的企業幾乎全軍覆沒。”談到曾經那場持續近五年的商業戰,吳延濤不無自豪。目前,公司海外訂單不斷,96%的家用機床產品遠銷德國、意大利、美國、中東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用于家庭、學校教育及綜合實驗。
現在,年過半百的老吳再次為機床產業市場號起了脈。他說:“未來,金洋機床要想真正做大做強,還要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實現突破,走出一條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路子。”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