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智慧化打造蕭山工業“升級版”
2014-12-11 來源:機經網 作者:
據介紹,2014年蕭山有54家企業列入《2014年杭州市淘汰落后產能計劃公告》,總計要淘汰3196臺(套)落后生產設備,最終能節約用地47.86萬平方米,減少能耗折合標煤10.63萬噸。據悉,蕭山區先后被評為省“兩化”深度融合綜合試點單位,有國家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1家,省級示范試點企業3家,市級示范試點企業97家。
作為浙江省乃至全國領先的制造業大區,蕭山區工業經濟總量一直占杭州市的三分之一左右。隨著傳統制造業制約因素不斷增加,如何打造工業“升級版”成為擺在蕭山這個工業大區面前的現實問題。面對轉型“陣痛”,蕭山區委、區政府提出,要以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工業智造”。
工業“智”造唱響蕭山
以智能化、信息化重塑企業運營流程,正成為蕭山傳統制造業的一股熱潮。在蕭山采訪期間,記者看到了一個又一個通過“機器換人”、管理流程再造等產業智慧化手段突破企業發展瓶頸的生動案例。
記者在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通過“機器換人”,該公司生產裝配一個高檔ABS防抱死制動系統閥體的13道工序中,有11道工序已經實現自動化,產品精確度與生產效率均得到大幅提升。該公司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高檔的ABS閥體彈簧誤差必須控制在1毫米以內,通過機械手操作可以有效地實現質量控制。在產量方面,“機器換人”之后一個班(工作日)的產量從350套上升到了500套。
類似的做法在化纖、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業等蕭山傳統優勢產業已經如“雨后春筍”。榮盛集團引進全國行業首套自動化設備打造“機器換人”樣本工廠,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大規模應用機械手,天翔機電公司安裝多功位連續模和多功位聯體機械手,使重要工序的用工從過去的12人減少到1人。
對此,蕭山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機器換人”使制造業生產方式從以人工為主過渡到以機器為主,這非常適合紡織印染等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至少可以明顯減少工人數量,應對近年來的用工荒難題。因此這一辦法理所應當成為蕭山傳統產業改造重要途徑。
據悉,蕭山已有100個技改項目列入杭州市首批“機器換人”項目實施計劃。到2014年8月底,這100個項目已完成投資54.76億元,占全年計劃投資的84.1%。
在傳化集團,借助物聯網、移動商務、云計算等新興技術,該集團在物料采購、倉儲管理、生產調度、行政人事等環節均實現了信息化,從受理訂單、采購原料到產品制造、出廠銷售,全部可以在一個協同管理平臺上完成,實現“一站式”管理。
信息化改造使傳化集團收益頗多,譬如原料采購提前期由4天縮短到2天,生產周期由2到3天縮短到1到1.5天,配送時間縮短1小時,交貨期縮短了0.5至1.2天。當前傳化集團庫存量僅維持在6天左右,遠低于業內平均值,而且資金周轉率達7次/年,接近歐美企業標準。
同樣受益于“兩化”融合的企業在蕭山還有很多,如富麗達染整公司對染整設備進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提高了染色一次命中率和產品合格率等兩項關鍵指標,僅新上的一套自動輸送系統,每年就可以節約成本100多萬元。華東輕鋼建材有限公司引進亞洲首個“高性能復合涂層鋼板涂料智能控制系統”,每年節約成本近300萬元,并開創了國內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涂料智能化管理的先河。
躋身“騰籠換鳥”省級試點
10月11日,浙江省“騰籠換鳥”暨工業治水促轉型工作推進情況交流會在蕭山舉行。記者在浙江省轉型升級辦公室公布的全省《縣(市、區)綜合性“騰籠換鳥”省級試點單位》名單上看到,蕭山區名列其中。
對此,蕭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騰籠換鳥”實質上是“騰”、“換”并舉的過程,其中,“騰”是指騰出空間、用能等發展要素,“換”則指更新產業結構,以高端產業代替低端產業。
據介紹,2014年蕭山有54家企業列入《2014年杭州市淘汰落后產能計劃公告》,總計要淘汰3196臺(套)落后生產設備,最終能節約用地47.86萬平方米,減少能耗折合標煤10.63萬噸。同時,蕭山還開展了化工、印染、鑄造三個行業淘汰整治,預計2013年、2014年兩年總關停企業將達到388家,遠超原定的目標任務。
在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記者了解到,自從對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實施淘汰退出機制以來,節能降耗成效顯著。2014年上半年,開發區規模以上企業噸標煤工業增加值為1.56萬元/噸標煤,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達到10.6%,28家5000噸標煤以上企業增加值能耗有14家完成目標。化工、印染、鑄造等行業淘汰整治提升工作進展順利,28家淘汰整治企業已關停7家,完成整治3家,其余18家正在整治之中。
另外,蕭山化工行業也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傳統塊狀行業“騰籠換鳥”試點。根據“關停取締一批、原地升級一批、搬遷入園一批”的原則,率先在化工等主導產業中推動智能制造系統創新產業的應用和系統集成,繼續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并實施一批產業層次高、資源消耗少的示范帶動項目,如百合花集團積極實施“智能化工廠”改造,開發高端精細化產品,已成為中鈔油墨提供商。
在“換鳥”方面,蕭山著重鼓勵企業利用現有工業廠房發展高新產業、文創產業。包括蕭山科技城、漢帛時尚產業園、匯林科創園等在內,全區已有17個平臺、鎮街創建科創園21個,已注冊企業總數達到218家。
由潮峰鋼構集團投資創建的蕭山空間結構科技產業園是一個利用自身鋼結構產業的品牌優勢、地理區位優勢、技術人才優勢、產業集聚優勢,通過整合提升上下游產業鏈,建成以設計研發為核心,采用民投、民管、民營發展模式的科技產業園。
該產業園負責人告訴記者:“傳統的鋼構件加工、安裝依然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近年來電、氣、設備、人工等費用不斷增加,鋼構件加工成本水漲船高,成為鋼結構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同時,鋼結構工程的承接對資金鏈要求相當高,許多工程的總承包單位都要求鋼構企業墊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
因此,空間結構產業園的目標就是要從原來依托土地、人工等基本要素實現產能的擴張、追求大數量,向依靠大數據、利用輕資產、追求高質量轉型。從傳統制造產業向信息化、智慧型產業轉移,大力發展畝產高、效益高、效率高的“三高”智慧產業。
產業園于2013年年初開始創建,耗時一年。該產業園在原有的廠房基礎上完成改造,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可以容納企業總部、鋼結構技術設計和咨詢企業、鋼結構工程管理企業、鋼結構相關制造安裝設備和原輔材料供應企業200家左右,吸納員工近3000人。截至今年9月底,產業園已有60多家企業注冊入駐,預計全年銷售產值可達20多億元。
“兩化”融合成效顯著
在8月22日召開的杭州市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暨區縣(市)委書記專題研修班上,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俞東來表示,蕭山區要以“兩化”融合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工業智造”。全面實施“工業強區、創新強工”戰略,突出設計數字化、裝備智能化、生產自動化、管理網絡化、商務電子化等關鍵環節,以行業龍頭企業、骨干企業為重點,大力推進“機器換人”、“設備聯網”、“企業聯網”,培育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力爭到2016年大中型工業企業設備聯網率40%以上,與管理系統集成率50%以上;“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85以上。
浙江省副省長毛光烈在蕭山開展“兩化融合、實現四個全覆蓋”示范區建設工作專題調研期間則表示,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加快工業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需要。蕭山工業總量大、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具備“兩化”融合的良好基礎,要進一步形成共識,加大轉型升級力度,下定決心走“兩化”融合發展之路。要抓產品升級,實現產品智能化、網絡化全覆蓋,“機器換人”全覆蓋,營銷網絡化全覆蓋,網絡制造方式對有污染企業技術改造全覆蓋。要實行倒逼的政策措施,以單位產出論英雄,支持高新技術產業,淘汰落后產業。要下決心推動科技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補足產業鏈短板,支持科技創業,培育一批高技術制造業、服務業,向技術要紅利。要出臺一批與上級部門緊密配合的舉措,立足蕭山實際,努力營造有利于“兩化”融合、有利于創新紅利的新思路、濃氛圍,實現新一輪快速發展。
據了解,圍繞加快“兩化”深度融合的相關工作近年來已經在蕭山全面展開,并且取得明顯成效。據2014年上半年度的經濟形勢分析會顯示,蕭山大多數指標完成情況好于預期,一些體現創新、轉型的指標呈現向好態勢。尤其是節能降耗指標完成情況處于歷史最好水平,上半年預計單位GDP能耗下降12.2%,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4%。
浙江省政府發布的全省90個工業強縣?穴市、區?雪新一輪考核則顯示,蕭山綜合排名位列第三,與去年名次一樣。但在綜合反應轉型升級效果的質量效益指標中,蕭山獲得82.2分的最高分,排名也從去年第三位一躍升至全省首位。這表明,蕭山經濟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效果,工業質量效益不斷提升。工業強縣?穴市、區?雪綜合評價有五項一級指標,包括質量效益、自主創新、結構調整、“兩化”融合以及綠色發展。蕭山除“質量效益”之外的其余4個指標全部出現提升態勢。
據悉,蕭山區先后被評為省“兩化”深度融合綜合試點單位,有國家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1家,省級示范試點企業3家,市級示范試點企業97家。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