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加速“進廠”!京津冀三地“鏈”上發力
2024-11-28 來源:- 作者:-
不久前,天津市智能機器人產業鏈創新聯合體成立,我市12家相關企業及高校院所成為首批成員,聚力突破機器人本體和核心部件制造中的關鍵共性技術,提升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創新提質 “鏈”就產業全生態
自動化分揀設備、矩陣擺輪、自動伸縮機……在“雙11”快件運量高峰期,位于靜海區的申通快遞二期轉運中心,各作業環節在智能機器人的“加持”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今年‘雙11’快遞第一波高峰從10月22日開始,轉運中心的快遞件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8%。得益于自動化設備,中心分揀員的體力勞動強度大幅降低,用工成本也降低了近25%。”申通快遞二期轉運中心負責人表示,目前,該中心單條分揀線每小時可卸貨2000件,7小時發件量達130萬單。
走進天津福萊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測試一套柔性屏組裝系統集成設備。這是手機曲面屏生產線中的一個配套設備,由2000余個零部件組成,集合了數十項專利技術,可在4秒內完成柔性屏的抓取、移送、組裝、貼附、檢查等生產環節,比最初的操作用時節省了1.5秒。“省下這短短的1.5秒,單套設備每年就能為客戶增加15億元的產值。”據該公司執行董事朱奎鋒介紹,目前,公司客戶涵蓋三星集團、京東方集團、維信諾集團、金耀集團等知名企業,年銷售額上億元。
讓制造業企業在生產中變得更加智能的還有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譽),該公司通過重載AGV(自動引導運輸車)等拳頭產品解決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超重、超長、超大物料的物流難點和痛點。
“今年,我們交付的一套負載達600噸的重載AGV刷新了世界紀錄,負載1000噸的重載AGV正在研發中。”朗譽海外銷售中心總經理單晨溪表示,目前,大噸位重載AGV市場需求量增加。此前,該公司為一家鋼套生產廠商提供了4臺重載AGV,替代了原有的12人車隊和4輛牽引車,企業效益提升超35%。
近年來,專注于重載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朗譽發展不斷提速。“公司重載AGV的年產能近3000臺,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我們預計第四季度將有上億元的訂單。”單晨溪告訴記者,目前,朗譽的客戶達800多個,產品銷往12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訂單銷售額約占公司總銷售額的20%。
隨著我市機器人產業規模快速增長、技術水平持續提升,產業鏈條也日趨完善,已形成核心部件、整機、系統集成、示范應用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工業機器人的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智能傳感、控制算法等核心部件和軟件,均在我市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推廣應用,我市汽車、3C、半導體等領域的集成應用場景長期居于國內領先地位。
聚鏈成群 織密三地“合作圈”
我市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優勢明顯,擁有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天津理工大學等建有機器人研究所的高校和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數個國家級技術團隊,為機器人產業的技術創新提供了強大支撐。
在我市機器人產業“提速快跑”的同時,京津冀三地間的產業合作也愈加緊密。
在河北省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些并聯機器人有條不紊地進行輸液袋的抓取、裝箱作業。這些機器人來自辰星(天津)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單臺機器人可以實現每分鐘60至120次的搬運、抓取操作。
“目前,我們的河北省客戶達百余家,北京客戶近50家,其中不乏石家莊四藥、君樂寶乳業、北京同仁堂等知名企業。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機器人業務板塊收入同比增長約30%,京冀兩地的業務增量超過公司的平均增速。”辰星(天津)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首席營銷官施鳳財告訴記者,京津冀不只是該公司重要的市場“陣地”,也是其產品零部件的主要來源地。一臺辰星的普通并聯機器人由上百個零部件構成,其中約70%來自京津冀地區的供應商。
在天津,不少機器人企業將采購重點放在京津冀區域,朗譽也是其中之一。“我們的產品中,鈑金加工和一些電機、電池生產廠家主要在河北省,部分液壓零部件供應商在北京。目前,我們在京津冀的采購量超85%。”單晨溪表示,該公司近20%的客戶在京冀兩地,三地間的產業合作非常緊密。
京津冀企業合作頻頻的同時,行業組織也在積極推進產業協同發展。據介紹,天津市智能機器人產業鏈創新聯合體計劃建設京津冀成果孵化、中試、驗證基地及技術轉移聯盟,與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參與建設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聯合開展技術攻關,進一步推動北京研發成果在津轉化落地,提升區域輻射帶動能力。
眼下,京津冀三地重點發展機器人產業本體和核心部件制造,依托北京海淀中關村科學城、天津武清京津產業新城、唐山高新區等載體,構建涵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產業體系,打造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生產制造基地和應用示范高地。
近年來,三地充分發揮北京創新資源優勢、天津本體配套優勢和河北省應用場景優勢,建設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組建機器人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強化撮合對接、創新攻關、成果轉化,協同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去年,三地機器人產業規模達480億元。
在京津冀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聯盟秘書長張歡喜看來,天津位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區域,與北京和河北省緊密相連,形成了便捷的產業聯動格局。三地企業要積極開展技術交流、資源共享、人才培養等對接與合作,區域間優先開放應用場景,聯合打造高水平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京津冀區域產業內生循環,優勢互補,促進三地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