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基地落戶惠州
2016-1-26 來源: 南方日報 作者:-
. 隨著惠州工業技改熱火朝天推進,企業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大,不少外地裝備制造企業瞄準惠州市場這塊“大蛋糕”,將裝備制造基地落戶于此。
2015年5月,作為國內鋰電自動化設備領域生力軍的深圳贏合科技公司在惠州仲愷惠南產業園投資建設的鋰電池自動化生產設備制造項目開始投產,終結了惠州缺乏制造鋰電池自動化設備的企業的歷史。
贏合科技的到來,把鋰電池自動化設備就近供給億偉鋰能、德賽、TCL等電池生產企業。這也推動了惠州鋰電產業鏈的“蝶變”,從電池生產延伸至自動化設備制造,形成產業上下游的本地配套和集群。
惠州市科技局局長鄒平生說,目前,以先進科技(ASM)、贏合科技為龍頭的微電子裝備制造業正在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將為惠州電子信息產業提供先進裝備支撐。通過在顯示面板、電池等領域發力先進裝備制造業,搶占高端環節。
近年來,在先進裝備制造業方面,惠州引進了韓國曉星、茂碩電源、利元亨、欣旺達等一大批項目。
惠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有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企業141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32家。特別是汽車電子、汽車線束和發動機零部件三大汽配產品,產銷均居全國前列。
目前,惠州初步形成了以惠城—仲愷—大亞灣—惠東為主線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零部件制造產業集群,以仲愷高新區、大亞灣開發區為核心的LED產業集群和以惠城區、博羅縣為主的儀器儀表專用設備產業帶。2015年上半年,全市規上先進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1.8億元,增長15.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1%)5.7個百分點。
將扶持推動一批優勢企業高端化轉型
與發達地區相比,惠州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存在“小而不大、大而不強”的問題,特別是在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重大裝備產品及關鍵器件的生產配套相對匱乏,大型、重型成套設備較少,“工作母機”等重型化設備生產制造幾乎是空白。這一短板如何補?
“惠州要發展裝備制造業,不是要放棄已有的優勢產業、另起爐灶。”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惠州希望發揮現有的產業基礎和優勢,在高起點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轉變、拓展和引進,發展符合本地企業實際需求、具有惠州產業特色和優勢的裝備制造業。
市經信局局長劉光濱說,將以落實《中國制造2025》為抓手,把準“互聯網+制造”的發展方向,立足惠州產業優勢,邀請知名專家和研究團隊為惠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把脈”,出臺《惠州市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實施意見》,編制《惠州市智能制造發展規劃》。
他表示,惠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主要立足3條途徑。其一,發揮電子、石化支柱產業優勢,引導大企業智能化改造,建立自動化公司,推動由應用智能裝備拓展到生產智能裝備;其二,對現有的裝備制造企業進行篩選,扶持優勢企業,推動一批裝備制造企業向中高端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打造全產業鏈的裝備制造;其三,對惠州裝備制造業和支柱產業的產業鏈需求情況進行摸查,圍繞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等具有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鏈招商,引進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落戶惠州。
推進技術改造、“機器換人”與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密切相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認為,應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通過更新設備、改進技術,循序漸進,從自動化到數據化,最終實現智能化生產。同時,要培育技術型的產業工人隊伍,發揮技術人才和創新人才的潛能,使先進機器設備通過人來起作用,從而實現轉型升級。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