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國機床協會副秘書長陳惠仁在CIMT2013新聞發布會現場。
3月26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13)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從主辦方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給出的統計來看,本屆展會的展位又是供不應求。可以預見,對于眾多仍在低谷期徘徊的中國機床企業,都押寶了本次展會。
毋庸諱言,CIMT的強大效應確實會給眾多參展商帶來商機,但畢竟展會僅有六天,又是兩年一屆,其長遠效應難以保證。再者,從今年前兩個月的統計情況來看,加工中心的進口同比增加了一倍,說明中低端市場的競爭,已經愈發激烈。
那么,中國機床行業的下一步究竟該怎么走?就這個問題,筆者跟協會副秘書長陳惠仁進行了交流。
他首先針對目前很火的3D打印技術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這種最前沿的技術雖然炒的很熱,但受到材料、制造類型等因素的制約,短時期內不會成為主流。國內機床企業切不可盲目跟風,需扎扎實實地做好細分市場。”
既然是細分市場,那么專機的生產銷售無疑就是市場的“藍海”。說到這里,陳惠仁特意給筆者舉了廣州敏嘉制造技術有限公司的例子。這是一家只有10年歷史的小企業,但多年來,一直關注滾動功能部件的需求。“我去廣州敏嘉的廠房,發現他們雖然有十幾種數控機床,但卻都是服務于功能部件企業。尤其是敏嘉螺母磨削中心國內90%的絲杠企業都在用,連日本的THK也成為了他們得客戶。”在他看來,做深做細一個行業,專機的市場大有可為。去年在沈飛集團調研時,陳惠仁就發現,沈飛一條生產線上很多零部件其實都需要專機來做,但恰恰國內機床行業能為其提供專機設備的廠家卻很少。
顯然,我們機床廠家對下游用戶的需求研究還不夠。在經歷了過去十年高速發展之后,機床行業開始進入轉型升級的新階段。“這個階段就是要從研究用戶工藝,成為用戶工藝專家入手開拓市場。”陳惠仁提醒到。滾動功能部件分會的理事會能夠由廣州敏嘉這樣一家非專業從事功能部件生產的企業來承辦,就說明敏嘉總經理趙虎已經具備了這種意識。
寫到這里,筆者想起勁霸男裝有條廣告語叫“專注夾克三十年”,這跟陳惠仁對行業“不做散只做深”的忠告,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網友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